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有哪些

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有哪些

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,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,用来表示停顿、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。

逗号(,)

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,用一格,格的左下方。

例: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,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,聚到一起来了。

句号(。)

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。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,占一格,点在格的左下方。

例:姚明是一位闻名全球的蓝球运动员。

请拿给我一支笔。(祈使句)

顿号(、)

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,占一格,点在格的左下方。

例:风声、雨声、读书声,声声悦耳!家事、国事、天下事,事事关心!

问号(?)

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,用问号,点在格的中间。不论是疑句,还是设问、反问,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,就用问号表示停顿。

例:

你的性别是什么?(疑问)

万里长城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迹吗?(反问)

感叹号(!)

1.表示强烈的感情,例如:我真的很高兴!无论是喜、怒、哀或乐,只要带有强烈感情,均会在句尾用叹号。

2.表示命令、祈求,例如:求求你!不要离开这个家!

3.叹词,例如:1.唉!2.啊!3.呀!

4.敬语,例如:恭喜!恭喜!“恭喜”是单独成句的敬语,故在后面用叹号。

5.呼语句,例如:孩子们!要乖乖听父母的话。“孩子们”是呼语,加上叹号可强调说话对象。

冒号(:)

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、总结之后的停顿,占一格,点在格的左下方。

1.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,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。

2.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,表示后面还有话说。

3.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,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。

4.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,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。

5.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,使两者眉目清楚。

6.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,便于阅读理解。

引号(“”)

1.表示引用的部分。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。成语、格言、诗词等,也包括拟声词、音译词。

例:李白名句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表达的正是思乡之情啊。

2.表示特定称谓

例: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“和平之花”。

3.表示特殊含义,需要强调

例:说他“特别”,是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。

4.表示否定和讽刺

例:他们(指友邦人士)的维持他们的“秩序”的监狱,就撕掉了他们的“文明”的面具

5.特殊疑问表示否定

例:难道你真的觉得他们是什么“好人”吗?

省略号(……)

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,占两格。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:

1.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。

例: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。正如鲁迅先生说的“读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,采过许多花……枯燥了。”

2.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。

例:他轻轻地摇了摇头,两眼望着那捆书,用微弱的声音说:“你们要……好好学习……将来……”

3.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,余意未尽,发人深省。

例如:哎!你这个人真是……使用省略号,无论在句首,句中,还是在句尾,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。

书名号(《》)

1.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、篇名、报刊名、文件名、戏曲名、歌曲名、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,亦用于歌曲、电影、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。

2.书名号分为双书名号(《》)和单书名号(〈〉),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,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,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;若单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,则单书名号里用双书名号。

3.标示书名、篇名、报纸名、刊物名时用书名号。

示例:《三国演义》,《水浒传》,《参考消息》,《大众电影》,《新青年》,《中华儿科杂志》。

4.标示法律、规章、规定、合同等文书的标题时用书名号。

示例:《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》,《汉语拼音方案》。

5.标示文化产品(电影、戏剧、绘画、歌曲、舞蹈、摄影、邮票等)的题目时用书名号。

示例:影片《红高粱》,小提琴协奏曲《梁祝》,独舞《月光下》,黑白摄影《救死扶伤》,董希文的《开国大典》,石雕《和平》,湘绣《龙凤呈祥》,特种邮票《中国皮影》,相声《钓鱼》,小品《英雄母亲的一天》,游戏软件《仙剑奇侠传》。

6.报纸、杂志、电台、电视台的栏目与板块名称,用书名号标示。

示例:该报《人民子弟兵》专栏,副刊《笔会》,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《体育沙龙》,北京文艺台《周末三人谈》专题节目。

  • 姓名:
  • 专业:
  • 层次:
  • 电话:
  • 微信:
  • 备注:
文章标题: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有哪些
本文地址:http://feeds.55xw.net/show-223375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职业教育网

热门文档

推荐文档